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

轉載:Janet網路淚訴壓力大,如何避免憂鬱上門


轉載來源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nid=73429&&fullpage=true

Janet網路淚訴壓力大,如何避免憂鬱上門

  1.  
  2.  
  3.  
  4. plurk
Janet網路淚訴壓力大,如何避免憂鬱上門
字體
  • 作者 : 林慧淳
  •  
  • 圖片來源 : 康健雜誌
笑起來如陽光般燦爛、形象開朗正面的女星Janet(謝怡芬),在社群網站上傳直播影片「憂鬱症,你並不孤單」,流淚傾訴自己的憂鬱症心情。
14年前Janet剛來台灣時,因工作壓力得了暴食症、憂鬱症,當時有人找她拍廣告,模特兒經紀公司一直對她說:「Janet,你很不錯,可是如果再瘦5公斤會更好。」當時她體重55~57公斤,身高173公分,算一算BMI(約18.3~19),其實相當標準,加上有運動,身材也很緊實,卻被要求達到「紙片人」的標準,導致她的壓力焦慮,除了到處詢問如何變瘦,後來更陷入飲食極端不健康,一下吃極少、一下又瞎吃狂食的循環,長達2、3年。
Janet後來找曾經患過暴食症的人諮商,向他們學到很多,「你要學習去享受食物,比如吃一塊巧克力,要慢慢吃,感覺它帶來的氣味和愉悅,而不是只把它塞進嘴巴裡,」她形容。
她也靠旅行撐過這段人生低潮,去印度、埃及、法國,只要一踏上旅途,暫別逼得她喘不過氣的環境,她就覺得全身很自在。
儘管這段憂鬱低潮早已過去,Janet在網路上也以自己的例子鼓勵病友「一起加油」,要「堅強走過」,但最近因為拍戲壓力大,加上家人散居世界各地,她隻身在台打拚,不免感覺孤單傷感,因而情緒低落。
是壓力,還是憂鬱?
有許多人和Janet一樣,面臨人生各種壓力,來自工作、家庭、生活轉變、健康狀況,甚至新聞事件都可能讓你很煩,覺得壓力很大,這時可能出現睡眠不穩定、食慾不振、記憶力減退,偶爾出現暈眩、頭痛、心悸、暴躁易怒等,但這些症狀到底只是壓力大、自律神經失調?或是已經有焦慮、憂鬱的傾向?
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朝雄和快樂心靈診所院長陳豐偉指出:
●憂鬱症──有壓力相關反應,並有顯著情緒低落症候群,以致影響日常生活達兩週以上,才會診斷為憂鬱症。
●焦慮症──有廣泛持續的焦慮症狀,或明顯的恐慌、畏懼、強迫、創傷症狀,以致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、工作、學業功能,或變得常出錯、注意力降低、記憶力變差等。
●慢性疲勞症候群──長期處於工作、生活緊張,以及情緒、精神過度處於壓力及超負荷狀態,所產生一系列肌肉痠痛無力等身心疾病及症狀,常伴有不同形式的身心症狀,甚至有報告顯示,病患中有八成患者有輕到中度的憂鬱。
●自律神經失調與壓力症候群──不太能算是「疾病」,兩種狀態的定義很類似,都是急性事件或長期壓力累積,造成類固醇、腎上腺素過度分泌,傷害大腦神經元的連結,所引發的生理、心理症狀,例如淺眠、心悸、手抖、頭暈、焦慮、噁心、肩頸緊繃、呼吸易喘,或找不出明確身體病因的異樣感覺,推測可能與自律神經系統有關,有時就稱為自律神經失調。
壓力引發憂鬱,對腦損傷可逆
事實上,不管是憂鬱症、焦慮症、慢性疲勞症候群通常都會有自律神經失調症狀,而共同的原因就是「長期壓力」以及「缺乏紓壓、運動」。
研究發現,在大腦的海馬迴區塊,腦神經細胞還有神經新生的功能,會影響大腦對壓力做出健康的反應。如果大腦持續感受到壓力,海馬迴區塊細胞凋零速度會大於新生速度,就會造成大腦受損,進而引發憂鬱、焦慮。
好消息是,只要減少壓力,多運動、放鬆心情,海馬迴的腦細胞又能再生。這說明,慢性壓力導致憂鬱症的路徑是可逆的,大腦的損傷狀況有些是可回復的。
慢性壓力引發的精神疾病一開始多半症狀較輕微,如果能適時紓解壓力,就不會演變成重鬱症。
6招遠離壓力
1.逃避一下也不錯
調適壓力的方法其實很多種,不見得每次都強迫自己正向面對,偶爾逃避一下,給自己一些彈性,做個白日夢也無妨。
2.專注當下,不容易憂鬱
當大腦專注於某件事時是快樂的,如果常常想東想西(wandering mind)就愈易憂鬱;因此面對壓力,不妨專注地思考該如何解決、排出優先順序,真的沒辦法做的事想想該請誰幫忙分擔。當你只專注於當下,大腦就不容易陷入憂鬱的情緒。
3.不需自責,更不用反覆思量
英國利物浦大學心理健康社會學院研究提醒,面對壓力最糟糕的反應就是自責,並反覆思量,這樣只會增加你憂鬱、焦慮的風險。不妨正向看待壓力源,想想未來可以怎麼改變、如何解決,甚至跟朋友聊聊、訂定新的計劃。
4.吃蔬果、全穀類能紓壓
多吃富含維生素B群、鈣、鎂、維生素C、色胺酸及蛋白質、Omega-3的食物,能幫助穩定情緒、振奮精神、提升大腦血清素濃度,例如深色蔬果、堅果類、全麥麵包、深海魚、牛奶、豆漿、香蕉等,都是不錯的快樂食物。
5.散步半小時防憂鬱
當你開始感覺到壓力時,不妨出去散步、慢跑一下。研究發現,每天散步半小時就可預防憂鬱症。
運動時能到戶外曬太陽更好,適當的日曬能攝取九成的維生素D,血液中的維生素D增加就能降低憂鬱症風險。
6.睡得好,免煩惱
睡不好,心情也就不會好、抗壓性變差、自律神經功能惡化。醫師們呼籲,想遠離壓力絕對不要犧牲睡眠,至少不能睡少於6.5小時,早上儘量早點起床,且不要補眠。


文章出處: Web only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